北京多元化拓展高职招生渠道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10-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热点聚焦·高考

  ■本报记者 赵正元

  

  北京市2010年高考方案近日出台。在新高考方案中,高考本科层次将继续实行“3+文科/理科综合”的科目设置,卷面总分值仍为750分,各科考试时间不变。高职招生变化较大,招生形式将有高会统招、自主招生和单招单考3种。高会统招主要针对普通高中毕业生,自主招生面向高中阶段教育各类毕业生,单考单招则专门招收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

  高会统招

  将会考纳入高招

  高会统招的科目组合包括高考科目和会考科目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高考科目。高考科目就是北京市全国统一高考中的语文、数学(文/理)、外语3科。录取时按3科成绩总分排队。

  第二部分是会考科目。会考备选科目为:历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8科。高职院校根据招生专业的培养要求,从备选科目中指定2至3科并提出成绩的等级要求,作为录取时的前提条件。

  高会统招的语文、数学(文/理)、外语3科使用北京市全国统一高考的相应科目考试成绩,不单独命题考试

  参加高会统招必须具备相关科目的高中会考成绩,没有会考成绩不能参加高会统招。高中会考主要面对高中在校生,同时往届高中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也可以参加高中会考。

  高会统招的志愿设置,以“1个专业+1所学校”为1个志愿单位,每名考生可填报20个志愿,突出了考生对专业的选择。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首先应选择专业,查阅自己拟报的专业及学校对会考科目及其成绩的要求,只有在满足拟报专业对会考成绩要求的前提下才能填报这所学校的这个专业。

  由于高会统招的投档是直接投向学校的专业,而且是按100%比例投挡,所以录取时学校一般不再调配专业。

  高会统招采用突出专业、分数优先的投档方式,投档时先检索考生的会考成绩,按考生高考(语、数、外3科) 成绩从高到低将考生所有志愿检索完成,一次性投到所有学校的所有专业,所有专业均按招生计划的100%投档,不存在学校调剂专业,一旦考生所报20个志愿均未投出,即使高出最低控制线,也将成为死档。因此,考生应注意以下问题:

  (1)填报志愿时应首先检查自己的会考成绩是否达到招生学校相关专业的要求,盲目填报可能导致志愿无效。

  (2)慎重选择专业,既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相关科目的学习成绩,也要参考往年该专业的录取成绩,还要关注该专业的就业前景。

  (3)注意拟填报专业在不同学校往年的录取情况。同一个专业往往在多所院校都有设置,但培养方向与录取情况差异往往较大。考生在选报志愿时,要注意按专业查询往年的录取分数。

  (4)注意自己成绩在总体考生中的位置,使所报志愿保持一定的梯度。填报志愿说到底就是对专业、学校、地区3个因素做出不同的组合。排在前三分之一位置的考生志愿选择余地较大,3个因素大体都可以保证;排在中间位置的考生大体上只能保证两个因素,首先要确定放弃哪个因素;排在后三分之一位置的考生,应注意选择保证一个因素,以确保在所报志愿内录取。

  自主招生

  不需高考成绩

  高职自主招生学校有充分的招生自主权,考生只需参加招生学校测试,不需高考成绩。凡是完成高级中等教育的学生都可以报考。

  考生在填报高职自主招生志愿时,每名考生限报一所高职自主招生试点院校,每名考生可选报的专业数由各校根据当年的自主招生专业情况自行确定。考生在报考并参加高职自主招生后,如果被录取,当年就不能再参加其他的入学考试与招生;如果未被录取,考生可继续参加统一高考或单考单招。

  单考单招

  与普通高考同步

  高职单考单招的考试科目分为公共文化课和专业课两部分。公共文化课的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全市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卷,考试内容针对中职学生,考试时间与普通高考同步。专业课考试由招生学校根据不同专业需要设置并自行组织;考试时间一般在文化课考试之后,免试和证书认定等按各高校相关要求进行。

  高职单考单招填报志愿与普通高考填报本科志愿同时进行,一般在5月中旬。每名考生可填报两所志愿学校,每所学校可填报两个专业。

  全市统一组织高职单考单招的录取。录取办法是按公共文化课3门课总分划线,分数线上考生,按不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数的120%的比例,根据考生报考的第一志愿向学校投档,学校接受档案信息后综合考虑学生文化课成绩及专业课成绩确定录取与否。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进行线上考生第二志愿的投档。

  高职单考单招是专门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设计的升学通道,招生计划根据当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规模制定,考试充分考虑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职业技能等特点,因此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不能报名参加高职单考单招。

  一双赤脚上考场

  ■湖南省桃源师范学校 龙熙银

  

  我是1978年参加的高考

  这一年,我高中毕业已7年,担任生产队长、大队党支部副书记,没有条件脱产复习,每天收工后的时间便成了我最宝贵的时光。大热天,为防蚊虫叮咬,我将一双脚板泡在水桶里,再披一件破棉衣。常常就这样送走一个个夜晚,迎来一个个黎明。尽管脚都泡肿了,眼熬红了,但第二天照样第一个出工。

  最难忘的是当年7月17日,即当时高考前一天。队上的人关切地说:“队长,明天你就要高考了,今天就歇一天吧。”我回答说:“我能歇吗?正是‘双抢’大忙季节,全队人的肚子、一年的收成就指望着这节骨眼上的工夫呢?”

  “我们保证完成任务,请队长放心!”几个青年异口同声地说。他们几个分别是民兵排长、治安组长、妇女队长,一个个像是前线立军令状似的。

  “去吧,整个大队都指望出你一个大学生哩。”一群社员跟着宽我的心。

  我含着热泪表示了谢意,但是我没有去歇息。那时的人手紧,我这一去3天,要给他们增添多少麻烦与负担啊!

  谢过他们,我便下田了,中午除吃过母亲送来的一顿稀钣以外,我一天一晚都没离开秧田,插了大约3亩田的秧。

  第二天天亮时,母亲又来了,社员们也来了。他们说:“你还有近20里的路要赶,再不动身,可就要迟到了。”我才慢慢地放下手中的最后一把秧苗走上田埂。

  站在这湿润的田埂上,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早晨的空气,身子骨渐渐又活泛起来。我环顾四周,慢慢地把整个村子深情地打量了一遍。不知怎么,这时的我,忽然依恋起我曾无数次梦想离开的土地来,我迟迟迈不开步子……

  一个多月后,一个喜人的消息在我的家乡传开:“哎!有个生产队长考上大学啦,听说那天他还是打一双赤脚离开村子,穿一身破衣衫走进考场。”这天我正好也听到有人这样说,我也没吱声。队上同我一道买农药的几位社员却憋不住说:“那就是我们队长!”说罢,就将我推到众人面前。

  我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脸上火辣辣的。他们说:“你怕什么羞,大家都认为你有本事,指望给娃娃们当榜样哩!”

  我一听,越加不好意思起来,便一阵风似的跑开了。

  不想,一晃这一幕就已经过去31年啦!事后想来,我哪里有什么本事?在那知识荒疏的年代里,我只不过是死死地认定了想读大学这个目标并固执地坚持而已。

  多种形式招生将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对人才的需求。本报记者 张学军 摄

  60年记忆·我的高考之路